作者:李国斌 文章来源: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做善于弹拨学生心弦的教师?xml:namespace>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中的新理念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人的高度出发,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让数学学习也能“诗情画意”。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静水投石,打破数学课堂沉闷的空气
一般说来,总有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里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数学抽象、难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起来乏味。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存在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教材理性多于情感。据统计,小学生在课堂中无任何互动的时间占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9.2%。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部分学生(教育心理学称之为“灰色儿童” )从对数学的厌烦情绪中解脱出来,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呢?
一是教师要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研究数学教学时,教师除了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使用各式各样的教具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我认为更应积极开展各种数学主题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精神满足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如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来说明最简单的分数“